首页 >>工作动态  

2025年北京高校节能减排工作培训会成功举办

编辑:张炀、徐丛辉、崔莲莲、曹天鸽 时间:2025-10-24 16:12:52

1001.jpg

为全面提升教育系统绿色低碳工作水平,推进北京高校绿色低碳校园建设,提高节能减排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10月23日至24日,北京市学校基建后勤管理事务中心联合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研究分会能专会组织召开2025年北京高校节能减排工作培训会。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副处长徐春生、市学校基建后勤中心副主任黄国强出席开班仪式。80余所高校节能减排工作管理部门负责人、主管工作人员共计17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1002.jpg

会上,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副处长徐春生作动员讲话。徐处肯定了各高校在低碳实践方面的成果,并从完善低碳发展规划,精准部署、加强低碳教育融合,形成特色、充分利用新科技,持续突破、注重多方协作,携手前行四个方面分享了几点想法和建议,并提出各学校要系统梳理总结自身“十四五”时期节能降碳工作,对标对表党和国家、市委市政府、市教委的最新要求,找准问题、发现短板、明确痛点,制定更高标准、更加完善、更精准化的“十五五”时期的节能降碳总体规划。

1003.jpg

北京市学校基建后勤中心副主任黄国强主持会议。黄主任回顾了2025年教育系统对标《北京市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积极筹备低碳学校示范建设所做的努力。他期望各高校在落实“双碳”目标,推进高校绿色低碳发展中,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本次培训会邀请了市机关事务局、市城市管理委、市节水用水管理事务中心、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有关专家进行授课。同时,还邀请了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紧紧围绕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交流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宝贵经验和创新性做法。

1004.jpg

市机关事务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副处长辛永亮分析了高校能源管理困境,解析了能源费用托管的优势和应用场景,通过实践案例对高校实施能源托管进行分享和交流,并进一步就如何规范实施能源费用托管展开讲解,为赋能高校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指导。

1005.jpg

市城市管理委固废处三级调研员吴润江围绕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全面讲解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介绍了提升质效三年行动方案,并通过案例对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还需要各高校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

1006.jpg

北京市节水用水管理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绍洁围绕为何要构建高校节水管理体系、什么是协同构建及如何搭建高校节水管理体系三方面详细介绍了协同共筑节水校园的措施和方法,对构建高校节水管理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007.jpg

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孙粉从北京碳市场实践出发,详细解读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成效和碳普惠自愿减排市场实践,通过一些案例进展与成效介绍了低碳试点工作,并对高校低碳校园提出了构建建议,为下一步创建低碳校园有很好的指导和启发。

1008.jpg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新能源促进部副部长孙干从法治层面出发,围绕光伏政策、新能源供热政策、新能源标准详细讲解了节能减排相关能源政策,并介绍了新能源实践案例。

1009.jpg

北京交通大学节能办主任、高级工程师王海东以《北京交通大学科知大厦能源费用托管项目介绍》为题交流发言,围绕科知大厦项目,讲解了项目从决策、实施到移交的过程,介绍了项目的托管内容、技改措施及运行效果,并深入分析了用能数据、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优点。

1010.jpg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王鹤飞以《以合同能源管理为抓手推动学校绿色低碳转型》为题,进行了绿色低碳政策分析,重点围绕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详细讲解了公安大学的节能节水工作实践及成绩,同时分享了下一步学校节能工作新模式的探索。

1011.jpg

首都医科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刘宁以《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绿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交流发言,从绿色学校创建的角度讲解了学校机构设置、制度建设、运行管理、宣传教育、获奖情况方面的经验,并分享了学校在智慧赋能方面的初步探索及新校区的绿色展望。

本次培训会是对“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各高校在低碳实践方面一次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对“十五五”时期节能降碳总体规划的一次展望。参会学员普遍反映,此次培训内容全面丰富、重点突出、实用性强。下一步,市教委将致力于解决各高校节能降碳难点痛点,为深入挖掘高校节能降碳潜力提供更专业的培训,积极举办覆盖全市教育系统的低碳体验活动,为校间充分交流、加强合作搭建更广泛的平台,从整体高水平提升的角度推动全系统节能降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