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动态  

智慧绿色双擎驱动 北京擘画学校后勤新图景
2025年北京市学校后勤高质量发展活动圆满举办

编辑:张炀、徐丛辉、崔莲莲、曹天鸽 时间:2025-09-29 10:51:13

金秋时节,智慧涌动。9月28日,以“智创未来 绿色共生”为主题的2025年北京市学校后勤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活动在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市学校基建后勤管理事务中心、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研究分会联合主办,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研究分会智慧校园专委会共同承办。来自各区教委、全市中小学校长以及各高校主管后勤的领导嘉宾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深入探讨学校后勤高质量发展路径,汇聚智慧力量,为首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后勤支撑。

7001.jpg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启华致欢迎词,并分享了北京邮电大学坚持数智赋能,打造智慧后勤新范式;践行绿色理念,扛起低碳校园新担当;厚植育人沃土,构建实践育人新路径三大维度的后勤实践成果。

7002.jpg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李有增指出本次活动为全国后勤行业搭建了经验交流平台,期待挖掘更多智慧化、绿色化实践成果,推动行业整体升级。

7003.jpg

北京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处长王力志深刻阐述了后勤工作的战略地位。他强调,北京始终将后勤作为首都教育平稳运行的“压舱石”,提出“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质量监管、突出育人功能”四大举措,明确后勤向“精准化服务、智能化管理、绿色化发展”转型的方向。

7004.jpg

交流活动由北京市学校基建后勤管理事务中心主任王成主持,并宣布启动仪式开始,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7005.jpg

7006.jpg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于洋作主旨报告,首先对北京市在后勤领域的先行探索和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具有重要的全国示范价值。报告中,他系统阐述了学校后勤高质量发展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并指出,作为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紧密相连,不仅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服务品质的关键环节,对教育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为更有力的支撑教育事业发展,高校需从“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以生为本、深化改革创新、推进绿色发展、筑牢风险防线”五个维度协同发力。

7007.jpg

经验分享环节由北京邮电大学后勤部副书记赵晓晔主持。交流环节亮点纷呈: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网信办副主任鄂海红聚焦前沿科技,探讨了大模型技术发展与智慧后勤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北京科技大学后勤集团副总经理张郢分享了该校在智慧餐饮建设方面的标杆性实践经验和丰硕成果。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伟明以“健康第一,数智赋能”为核心,介绍了学校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高品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全方位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北京交通大学后勤服务产业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强则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汇报了学校在数智化赋能绿色发展方面的系统性探索与实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后勤党委书记王鑫分享了建设后勤“育人共同体”的先进理念与成功模式,凸显后勤工作的育人价值。活动还邀请了深耕后勤数字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代表,现场展示了高校废水热量回收系统、智能校园咖啡机等创新技术解决方案,成功搭建起“院校需求—企业供给”的高效对接桥梁,为后勤技术迭代升级提供了前沿视野和实用参考。

7008.jpg

7009.jpg

现场交流活动精心设置校园物业、后勤餐饮、校园安全、能源管理、后勤信息化、后勤育人六大板块,参会者沉浸式感知后勤数字化转型最新成果,直观领略智慧后勤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北京市学校后勤综合改革凝聚了广泛共识,更标志着后勤工作正从传统的“基础保障”角色,向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主动赋能”新阶段实现质的飞跃。它吹响了以“智慧化、绿色化”为核心动力的首都教育后勤现代化建设的奋进号角,为首都教育事业的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后勤根基,注入了澎湃的创新动能。

7010.jpg

7011.jpg